伦敦最佳私立A-Level学院 —— 您未来的踏脚石!

伦敦最佳私立A-Level
学院

我们在英国学校中排名前3%,
GCSE到A-Level成绩提升显著
英国教育部,2025

联系我们
52% A*A
A Level 成绩
2025
肯辛顿
校区
UCL
最热门升学大学

阿什伯恩学院 (Ashbourne College)一直以成为英国最优秀的私立 A-level 学院为目标。多年来,我校凭借出色的 A-level 成绩,一直稳居伦敦私立高中(原文:Sixth-Form College,Sixth-Form在英国学制内特指十二十三年级,约对应中国的高二高三)排名前二。我们的学生成绩斐然,过去十年间,A-level 成绩中 A*和 A 的比例平均达到 51%。在过去五年中,超过 60% 的学生成功进入罗素集团大学,最多的毕业生加入伦敦大学学院(UCL)和伦敦国王学院(KCL)。

统计学生从入学到离校的成绩进步数据时,阿什伯恩学院学生的学术“增值”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使我校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表现中跻身英国高中前 2.5%。这一成果得益于我们完善的一对一辅导制度、各个学科的提高补差专项午间课、小班教学,以及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我们是一所择优录取的学校,学生之间互相激励,志向远大,勤奋努力。我们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严格监督他们的出勤和作业完成,密切关注他们的模拟考试成绩。

自 1990 年代以来,阿什伯恩学院已接收超过266名中国学生。我们对中国的长期承诺不仅体现在招生历史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教职员工团队中。我们有多位会讲普通话的员工,其中包括中国籍教师,使家长能够随时以母语获取最新信息。我们每学年都会拜访中国,不仅为有意向加入我校的学生和家长提供面对面了解的机会,也让在校生的家长可以参加面对面家长会,获得学习进展的汇报。

阿什伯恩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肯辛顿与切尔西皇家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我们紧邻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步行即可到达世界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公园和文化场所,学生可充分利用伦敦所提供的学术、文化和社交资源。我们还以温馨包容的校园氛围而自豪。虽然超过 60% 的学生来自英国,但我们欢迎了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学生,为中国学生营造出真正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学校不设校服,学生称呼老师时使用名字而非传统的“姓氏+女士/先生”,这一形式既培养了尊重和平等,也与大学文化充分接轨。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提供强有力的学术和个人支持。我们的教师激励学生主动掌握学习节奏,具备这一品质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点击此处登记您的兴趣

Principal

MICHAEL KIRBY

理学硕士(伦敦大学学院),理学与工程学学士(多伦多大学)

校长迈克·柯比(Mike Kirby)于1981年创办了阿什伯恩学院(Ashbourne College),自那时以来,在他的领导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他的远见和乐于奉献是我们持续成功的核心动力。Mike在推动英国独立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对英国独立高等教育委员会(CIFE)事务的参与当中。在创办阿什伯恩学院之前,他曾在伦敦大学学院(UCL)担任医学招生委员会成员。

如今,Mike领导我们的数学与物理学教研组、以及经济与计算机学教研组,这使他直接管理为超过60%的学生授课的两个教师团队。他曾在多伦多大学和伦敦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与统计学。

30多年来,Mike多次前往中国,对当地的艺术、文化、风景和美食产生了深厚的热爱。他与中国的联系持续影响并激励着阿什伯恩学院的国际视野。

2015 – 2024年A-Level成绩

学术成绩

以下列出了过去五年中阿什伯恩学院A-Level毕业生最普遍就读的大学。在此期间,超过60%的学生成功进入享有盛誉的“罗素集团”大学。

2020–2024年阿什伯恩学生升学目的地(最多毕业生前往的15所大学)

2020–2024年阿什伯恩学子热门升学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 King’s College London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 (UAL)
C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versity of Warwick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Cambridge University
Durham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eed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个人导师

在阿什伯恩学院,10年级、11年级和12年级的每位学生都会被分配一位个人导师(Personal Tutor,简称PT),并每周与导师进行一次会面。这些会面是阿什伯恩学习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一个以制定学生个人发展策略为核心的空间,让他们反思、规划并成长。个人导师是学生的主要联系人,在帮助学生应对学术挑战和促进个人发展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概念上类似于他们的“班主任”。

我们的个人导师制度体现了阿什伯恩学院以学生为本的温暖与关怀。每位学生都被视为独特的个体,导师们了解学生,与他们建立起稳定的、以尊重为基石的关系。导师会谈内容不仅涵盖学术事务,如时间管理、课业平衡和复习计划,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更广泛的校园生活,包括人际关系和住宿问题。学生被鼓励坦诚交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被倾听与支持。

个人导师的一项关键职责是协助学生打磨具有竞争力的大学申请材料。这包括识别学生的优势、提升他们的学术背景,并通过批判性阅读、学术研究技能习得、相关业内实习经验以及可能的拓展项目资格证书(EPQ)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我们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制定策略。我校倡导“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支持,你能取得任何成绩”的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得以取得卓越的进步。个人导师也在学生、学科教师与家长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关键作用。对于家长而言,个人导师是处理学业或个人成长问题的第一联系人,无需等待家长会也能与学校取得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近况。中国家庭可以申请翻译材料,个人导师将确保跟进相关事宜。

每周一次与导师的会面体现了阿什伯恩的教育哲学:小班教学、深入关系、高标准期待和团队合作理念。个人导师不仅监督学习进展,更愿意付出额外努力。他们在幽默与关怀中对学生提出挑战,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并在学业与个人成长上推动学生获得转变。

在阿什伯恩,我们真诚地希望学生取得成功,而个人导师制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方式之一。

个性化关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

我们高度重视将每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来对待。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加速学生的学术进步,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方式之一是保持小班教学,通常每班不超过10人。这种安排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更频繁的互动,使学生更有机会提问,也更容易被教师提问。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尤为有益,因为它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环境中为他们提供了定期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

这种对个体的关注不仅限于课堂之内。学生可以在课外与老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参加学科专项提高补差,或参与同伴辅导项目。为了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还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一起学习。

我们对学生的个性化支持也同样延伸到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身上。我们致力于保持定期沟通和持续反馈,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学校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并强调勤奋努力的重要性。我们每半学期都会组织一次线上的学期更新分享会,便于家长和学生了解关键信息、重大新闻,并有机会提出问题。

我们每年举办两次家长会,但我们欢迎家长在任何时间联系学校、寻求支持。得益于我们的中国籍工作人员和会使用汉语的员工,在需要时可以轻松提供重要信息的翻译服务。我们每学年都访问中国,有机会与家长面对面会面,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

通过学校网站的家长端,家长和监护人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并直接与学生的个人导师沟通。一旦学生的学习表现未达到其应有水平,导师会立即介入。

我们每学年举办两次期中考试、两次期末考试,学生都会在此后收到详细的成绩报告,内容涵盖半个学期以来的学术表现评价、老师为其设定的目标成绩以及学生应当如何达到它们、作业的质量与数量、出勤情况以及期中考试的具体表现。

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阿什伯恩学院,虽然学术成就是我们的重点之一,但学生的安全与福祉始终是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根本出发点。我们相信,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对于保障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学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快乐的学生更有可能享受学习过程,并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

我们的儿童*保护负责人弗朗·伯恩斯(Fran Burns)在工作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的支持。她每周都会与学院儿童保护小组的核心成员会面,审查个案,确保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当、个性化的支持。阿什伯恩的择优录取制度帮助建立一个由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相近的学生组成的学习社区,从而营造一个积极、互助的氛围。学院积极倡导善意与相互尊重的文化——学生与教职员工彼此关心、互相关照,主动为他人开门,真正关注彼此的幸福与健康。

*儿童包括 18 岁以下的所有人。但是,我们促进福利、健康和安全的责任适用于我校的所有学生,无论他们是 18 岁以下还是 18 岁以上。

我们约有60%的学生来自英国,同时也自豪地欢迎来自4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伦敦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满活力、国际化的体验,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丰富了校园生活。这个多元化的社区帮助中国学生建立归属感,增强自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我们每半学期都和所有的国际学生进行一次例行会面。这些会面可能是简短的沟通,也可能是更深入的支持访谈,视学生个人需求而定。这一做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被关注并获得支持。

小班教学鼓励师生之间的紧密互动,学生也习惯称呼老师的名字而非传统的“姓氏+女士/先生”。在保持高学术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同时,这种更为亲切的人际交往方式有助于建立信任,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必要的隔阂。

我们也会努力学习并正确发音学生的名字,并询问他们希望他人如何称呼自己。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有助于营造一个包容、尊重的环境,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被重视。

课程

联系